《時事》國道塞車難題有解?!AI監控紓解車流

今年端午連假第一天,國道湧現車潮,不少路段呈現紫爆,尤其國道五號更是破天荒連塞32小時,民眾抱怨連連,檢討聲浪四起,有專家提出,可用車牌分流或收塞車費方式,分散上國道的車潮,但其實中研院在去年研發出一套智慧影像車流分析系統,可以有效減少車輛30%的等待時間,紓解車流量,這套系統還已進軍到交通壅塞的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國道高速公路端午連假第一天,變身大型停車場,從放假前一晚,一直塞到連假第一晚,讓用路人抱怨連連,受到疫情解封加上好天氣,悶了好幾個月的人們湧出,緊接著暑假、中秋連假,要怎麼紓解車潮,運輸專家有新想法。

專家張勝雄說:「用假期分散的方式,就是把現在很多的國定假日,你把它分散變成是每一個人的例休,他還是有這麼多的假期。但是他可以選擇安排他自己的一個放假的時間去,那這樣子的話就可以分散運輸系統的使用,而且這樣子也可以提升旅遊品質,當供需已經這麼嚴重失衡的時候,就已經不用再去思考說,怎麼樣從供給端運輸設施的供給端,要去提高效率等等,這些這時候就要從需求端進去著手,怎麼樣讓需求能夠更平均。」

其實老城市和快速發展的國家,塞車問題都嚴重,依據衛星定位大廠,連續8年公布的全球塞車指數發現,2019最塞的城市是印度第二大城孟買,平均需花比平常多65%的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新德里58%、莫斯科56%、曼谷53%、墨西哥城52%等,都在10名內。

台灣觀光客最愛去的日本城市,如東京排名第25、大阪第43,塞車多出的通勤時間也都超過30%,至於台灣也在榜上前百大,高雄列居57名、台北市58、台中第70。

別小看塞車問題,國外有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駕駛人、花在塞車的時間比2018年還多,光美國,2019年用路人就因為塞車、平均損失99小時,造成美國經濟損失高達880億美元。

借鏡其他國家作法,歐洲盧森堡為減少民眾開車上路,緩解塞車情形,在今年2月29日開始,國內所有巴士、輕軌、火車都不需車票,全國公共交通免費,成全球首例。

中國北京在奧運期間,也曾祭出車牌分流制,單號日,車牌尾數是單號才可上路,每天果然減少約45%的車輛上路。

其他像是英國倫敦,早在2003年就祭出「交通擁擠稅」,針對入城車輛收取進城費,新加坡會依據不同時段,收取不同的「上路費」,瑞典斯德哥爾摩則實施「塞車費」,交通越繁忙的時段上路收費越貴,但其實台灣中研院已研發出一套系統,「智慧城市交通車流解決方案」,目前已在桃園、新竹測試。

大園交流道下的5個路口,紅綠燈號誌旁的這個圓盤,就是魚眼攝影機,再搭配槍型攝影機,透過系統分析數據,將有效解決塞車問題,中研院研究員廖弘源說:「我們偵測他們停等車的車列多長,還有再來我們也希望說,能夠偵測他們車子的速度是多少,在四個方向,四個槍型攝影機,配合魚眼相機,我們就得到這一個路口所有的交通參數,這些交通參數它們互相傳遞信息,以往我們在設定交通號誌的時候,都是用固定的方式,比如說紅燈是五十秒四十秒等等,但是現在我們,因為我們有這個互相路口之間的交通參數,我們可以透過傳遞訊息的方式,動態的來調整這些交通號誌。」

幹道車多時,就可自動拉長紅綠燈秒數,車少時就可調整回來,約可減少車輛30%的等待時間,紓解車潮,這套系統也已被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國,應用在解決塞車問題上,甚至印度還用在偵測街上人們的社交距離,未來可望應用在全台的壅塞路段,不再讓塞車成為用路人的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