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東石鄉洲仔村民盼了多年,公車終於繞駛進村內。不過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交通部統計全台有卅四個「極限村落」,高齡人口超過百分之廿五,五百公尺內卻沒有任何公車站牌。為此,公路總局上周五召集全台監理所開會,深入卅四個村落拜訪,並研議讓公車繞駛進入,希望能趕在年底前上路。
公路總局組長劉育麟表示,這卅四個「極限村落」的居民長年搭車不便,經盤點後也發現這些地方,通常距離最近的公車站,只有一、兩公里,若透過偏鄉客運補貼讓其延駛或繞駛,補貼金額不大、卻能幫助需要的人,讓偏鄉、高齡化之處,仍能享有公共運輸的便利。
台中監理所今天將到彰化縣溪州、竹塘、田尾、大城鄉訪視十個村落。劉育麟補充,若是繞駛、延駛要開到廿、卅分鐘以上之處,會影響到原本搭車的乘客,則會進一步計畫採用「需求反應式運具(DRTS)」。
公路總局局長陳彥伯表示,過去DRTS都採試辦,但每年十個試辦、逐一補助不是辦法,今年推動更上位的計畫,同時檢視公共運輸與DRTS。
對於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體檢行的正義」報導屏東旭海村老人家們只靠一名阿公開著老爺車載送,陳彥伯表示,目前也正檢討是否在偏遠處能採分享方式,讓駕駛、車輛提供公共運輸,再進一步檢視安全與管理事項,以彈性的方式正視當地需求,共同促成公共運輸的提供。
由於許多民眾聽不懂什麼是DRTS,公路總局也將其更名為「幸福巴士」,透過了解需求再提供當地運輸需求。
卅四個欠缺公共運輸的極限村落來自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教授蘇昭銘的調查。蘇昭銘說,偏鄉民眾需求其實不多,只要班次不誤點、提供明確搭乘資訊,站牌提供必要候車設施,雖無法像台北一樣五、十分鐘班距,但可透過資訊、服務無縫降低不便,他肯定公路總局各監理所逐一訪視,深入了解村民需求與時間,能有助讓公共運輸發揮作用。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