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公共運輸最便捷的台北市,可能無法體會偏鄉1小時1班車、甚至根本沒有公車行經居住地的不便。住在台東縣達仁鄉土坂村的謝光美說,早年外出、看病時,都要走1小時去坐公車,坐完公車,還要再走15分鐘才能到診所;記得當年媽媽重病要送醫時,因為交通不便,走到半路就過世了,現在一想到還是非常想哭!
社團法人台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今天北上凱達格蘭大道陳情,爭取保障行的基本權利,也感謝亞德客有美公益慈善基金會,捐贈一輛愛心巡迴巴士,讓他們能換掉常拋錨故障的老爺車。
但除了台果達仁、大武鄉,台灣還有多少偏鄉沒有這種愛心巴士,更連公車都沒有!政府雖然推DRTS反應式公共運輸,有些地方根本沒業者願意進入。台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理事長潘美緣說,希望可以開放偏鄉特定區域,開放社區自用白牌車載客,他們不是為了營運,只是要讓偏鄉民眾也有行的權利。
台東南迴協會於民國102年起,運用善款於達仁鄉、大武鄉,自力執行免費愛心巡迴巴士,改善偏鄉部落間交通,滿足老弱與民眾基本行的權益。協會創辦人徐超斌醫師說,當年有位非常有愛心的美國人,原本想要捐5萬美金購買偏鄉巡迴醫療車,但因為當地衛生所已經有了,他就建議不如作為部落接駁巴士之用吧!因此,5年前才用這筆錢,租了1輛車齡20年的老巴士,在部落巡迴接駁。
偏鄉人口多為年長者、孩童、婦女,多沒有駕照、自己的交通工具,在沒有愛心巴士前,部落村民要外出看病多選擇包車,單趟花費就要700元以上;現在愛心巴士每天繞達仁鄉、大武鄉6趟,行駛里程長達300公里。
徐超斌說,當時剛推出愛心巴士時,雖然有說不用錢,但當地已經太久沒有公車,許多部落民眾看到也都不敢坐,「擔心月底會收到帳單」。現在推了5年,司機跟村民都已經變成朋友,有要出門買菜、看病、去郵局都搭愛心巴士,不想出門就CALL司機幫忙買米、買肥料。
潘美緣說,達仁鄉沒有國中,當地國小學生畢業後,大多到隔壁大武鄉上國中,沒有愛心巴士時,這些學生可能就選擇住校,讓親子間關係較為疏遠,不然就是每天凌晨就要起床準備上學,晚上8、9點才能回到家裡,根本沒有時間學習。因此,今天特別北上來到台北,在這交通運輸最便捷的城市舉辦發車儀式,呼籲政府正視偏鄉居民行的基本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