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台版Uber 」TaxiGo 用FB、LINE就能預約小黃

你都用什麼方式招喚計程車?路邊伸手?用電話或車行的App?

你是否注意到,隨著2017年「聊天機器人」(chatbot)興起,台灣竟也出現了全球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聊天機器人叫車平台TaxiGo。

只要加入LINE或者臉書Messenger的TaxiGo帳號,就能夠直接在頁面叫車,輕輕鬆鬆搭到小黃。

上線半年 LINE會員12萬人

過去,聊天機器人大多用於客戶服務平台,TaxiGo於2017年7月上線,先在雙北推行,五人的小團隊,僅花了半年,LINE會員就達到12萬人,臉書也超過一萬人,合作司機超過5000名,截至1月上旬,總行車里程超過50萬公里,能環島500圈。

TaxiGo由執行長陳泰成和技術長黃佩恩共同創立。29歲的陳泰成說起話來,有著濃濃港腔和急促的口吻,藏不住他香港人的身分。

陳泰成在密西根大學念資訊工程,畢業後在高通擔任軟體工程師時,認識在宏達電工作的黃佩恩,兩人常聊起對創業的想法。2015年,離開高通的陳泰成,完成在北京清華大學MBA的學業,認為創業時機成熟了,便找了黃佩恩,共同獲選為之初加速器(AppWorks Accelerator)的創業團隊。。

兩人的第一個創業計畫是運用臉書、Instagram照片,做「找餐廳平台」,最終以失敗作收。

2016年底,陳泰成看到Uber在台灣叫停的新聞,心想台灣或許還需要新的叫車平台。加上聊天機器人的崛起熱潮,突然靈光乍現,「不如試試chatbot吧!」

技術對兩個年輕人不是問題,把寫程式當作生活調劑的陳泰成,一個週末就寫出雛型。真正的難題,在「找司機」。

陳泰成和黃佩恩的分工很有意思,台灣人黃佩恩專職技術,業務反而讓陳泰成跑。一個香港人,土法煉鋼用著憋腳中文,一通通電話打到各大車行談合作,接著再一一登門拜訪,過程中吃了不少閉門羹。

「有的車行以為我是詐騙,有的說著我聽不懂的台語,還有人覺得我們是系統商,要推銷產品,」陳泰成回憶,後來碰到比較能接受新觀念的車行二代,才有所突破,短短一個多月,募集到2000名司機,如期上線。

時代在變,路邊或電話叫車比例已逐漸下降。下載App的人則愈來愈少,聊天機器人能省去許多力氣。例如乘客能用LINE或臉書帳號,直接和司機傳訊息。

綁定LINE Pay 省去裝機費

平均六分鐘的叫車速度、透明的行程與評分機制,是受青睞原因之一。陳泰成指出,「平台保留所有搭乘記錄,乘客能評分,會對產業產生正向循環。」

普及行動支付也是目標。目前仍有不少司機不願意乘客刷卡,因為裝設刷卡機是一筆開銷。但TaxiGo綁定LINE Pay、信用卡,可直接在系統上消費,不僅免去裝機費,也省去找零的麻煩。

最早一批加入TaxiGo的司機許仲輝觀察,不少司機轉往TaxiGo,正是因為有電子支付,「不用裝機器,每週收一次錢,很方便。」

相較傳統車行,TaxiGo機動性高,一旦有新想法,都能先試行。「一般車行外包系統,想做什麼行銷,都很難。但我們行銷就坐在工程師隔壁,一有idea,工程師能馬上回應,」陳泰成舉例,前陣子聖誕節,地圖上每台小黃,都長出可愛麋鹿角,就是傑作;TaxiGo也做問卷調查,發現乘客最在意車廂整潔,便和夏普合作,在上百台計程車放置車用自動除菌離子產生器。

TaxiGo的種子輪已獲得TMS全鋒事業和雪豹科技投資,接下來將進入Pre-A輪募資。

雪豹科技董事長吳德威,才和陳泰成、黃佩恩見第二次,就決定要投資,為什麼?「早期投資通常憑感覺,」吳德威笑說,「TaxiGo在外有Uber、內有台灣大車隊的情況下,能殺出血路,非常不容易。」

近日,來自中國大陸的滴滴打車已經進軍台灣,TaxiGo做為台灣土生土長的小蝦米,自然嚴陣以待,「速度一定要再快!」陳泰成的香港性格又出來了。

TaxiGo今年將一路往南、奔向六都,預估到年底,將累積30萬會員、一萬名司機。「台灣大車隊也能上市,滴滴又進來了,代表市場很大,我們得好好做。」陳泰成期許自己。